t664p302

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,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,甚至可以说,是这近4

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,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,甚至可以说,是这近40年来,中国面对的最“危险”总统。 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,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是“接触加对冲”,希望通过经济和外交把中国拉进全球体系,同时保持点警惕,这种路子在克林顿、小布什、奥巴马时期基本没变,就算有点小摩擦,合作仍是主调。 特朗普一上台直接把这套逻辑掀翻了,他用交易思维把中国当成美国经济和安全的头号威胁,从贸易战打到科技战全面开花。 2018年起,他对几千亿的中国商品加关税,想压住中国出口经济,他还推了“中国倡议”、限制中国学生签证、切断中国企业拿美国技术的路,把对抗推到科技、文化甚至意识形态领域。 这种打法打破了过去总统“斗而不破”的小心平衡,把中美关系推到建交以来最低点。 有人觉得特朗普的“交易”风格给中国留了余地,以为让点利就能换来缓和,他确实公开说过“很喜欢”中国,还在2025年初邀请中国总理参加他的就职典礼,看起来挺友好,但这恰恰是他危险的地方。 他的政策不是基于长远战略,而是追短期利益,随时可能因为国内政治或经济需要翻脸,2025年初,他突然放宽了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,取消了与台湾高层的会晤,让人以为他要“软化”,可没几个月,他又以中国在芬太尼题上“没行动”为由,对华商品加征54%的关税。 这种反复无常让中国想找个稳定的应对点都难,拜登的竞争策略虽然硬但套路清晰,靠联盟和规则,给中国留了博弈空间,特朗普这“单打独斗”的路子,却像颗不定时炸弹,随时可能炸出新麻烦。 特朗普不只在双边关系上搞乱,还重塑了美国全球战略,间接给中国添了地缘政治难题,他的“美国优先”政策,搞得盟友都不太信美国了。 对欧盟、日本、菲律宾加关税,动摇了美国的老盟友体系,中国看着好像有机会,觉得美国盟友的不满能让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多点空间,可特朗普一边孤立主义,一边拉印度、越南这些新兴国家,拼凑针对中国的“包围圈”,让中国在亚洲的处境更复杂。 在台湾问题上他更让人头疼,一会儿说他质疑美国对台湾的防卫承诺,暗示台湾得“付费”才保护,一会儿又通过法案给台湾3亿军援,加速送武器,这种“嘴上忽悠、实际下手”的招数,既刺激中国又让台湾在不确定中晃荡,台海的火药味儿更浓了。 特朗普还把对华政策跟美国国内政治绑得死死的,他的关税、制造业回流口号,迎合了美国中产和蓝领对“中国抢饭碗”的怨气。 2025年,他又把中国跟芬太尼危机挂钩,签行政令宣布国家紧急状态,快速推高关税,这么一来对华强硬成了美国两党的政治正确,中美关系成了美国选民情绪的晴雨表,想缓和都难。 特朗普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略家,但他危险就危险在不按套路出牌,追短期利益的执着,在过去40年中,没哪个美国总统像他这样,把经济、地缘政治和国内民意搅得这么紧,制造这么多不确定性。 对中国来说,低估他可能得付出不小的代价,他的政策看着矛盾,可正是这矛盾让他成了中美关系棋盘上最难琢磨的对手。 (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!)